????“共产党的扶贫政策最好!帮扶责任人马妹最亲!要不是马妹苦口婆心地反复劝说,恐怕我老两口还在那个穷山沟里待着哟……”这是临溪镇新街村核桃组汪祈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感激之语。
????汪祈华口中的马妹,就是临溪镇新街村驻村工作队队员马玉平。在2月中旬全县召开的脱贫攻坚大会上,她被县委、县政府授予“驻村工作优秀奖”荣誉称号。
放架子 弯身子 赢信任
????2011年,马玉平从长江师范学院英语系毕业后就来到临溪镇民主村村委会任主任助理,协助村委会展开相关工作,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初出茅庐,我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工作是牛头不对马嘴,面对纷繁复杂的农村工作,没有一点经验,很多老百姓暗自嘀咕,一个千金大小姐,哪里像个村干部的样子哟……”面对采访,马玉平道出了刚参加工作时面对的困惑与心理压力。
????在村民的猜疑中,马玉平“走马上任”。
????她放下架子,弯下腰杆,走到田间地头,跟农民虚心学习,耐心请教。同时利用下雨天群众休息的时间,来到农户家中,与他们坐在一根板凳上问冷暖、拉家常、谈发展。与村民的距离拉近后,如实掌握和解决了村民大量的热点难点问题,渐渐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她的脸晒黑了,帮村民和贫困户干活手也磨起了茧子,她不再是温室里那朵经不起日晒雨淋的花朵了,所以人们亲昵地叫她——马妹。”临溪镇民主村村委会领导在介绍时说。
明责任 育产业 斩穷根
????斗转星移,2015年扶贫工作正式启动以来,马玉平任临溪镇新街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她以整村脱贫工作为契机,不断思考产业脱贫的新路子。
????新街村全村83个贫困户,仅一个月时间,她走遍了新街村所有的贫困户,通过走访和交流,掌握到了广大贫困户致贫的系列原因。
????“明确帮扶责任、精准管理到户、精准施策到户、精准脱贫到户”摸清实情后,马玉平向自己提出了严格的工作要求。
????根据新街村的实际环境情况,马玉平认为新街村很适合山羊和肉牛的养殖。在该镇党委、政府领导、驻村扶贫工作队以及新街村支“两委”领导支持配合下,她多次深入田间地头,组织村民召开院坝会,就发展养殖业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
????2015年,全村养殖肉牛200多头,山羊900多只,长毛兔有900多只,土鸡25000只,种植核桃树苗1000亩,整个新街村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为当年整村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帮助农户养殖的肉牛等家畜找到销售门路,她多次到石柱县老川江食品有限公司洽谈合作业务,让该公司跟新街村结成帮扶结对村,并签订了购销合同,该公司以保护价上门收购农户养殖的肉牛。
重民生 办实事 赢口碑
????马玉平是核桃组因病致贫的汪祈华的帮扶责任人。汪祈华原居住地不通公路,走小路得步行近1个小时才能到公路边,依他的条件,完全符合异地扶贫搬迁条件,但由于个人顾虑较多,村干部怎么做工作他都固执己见不愿意搬迁。
????一次马玉平带病上门,一番嘘寒问暖后才知汪祈华有严重的支气管炎,他老婆谭祈芬又患有严重的胃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整天疼痛难忍,每一年的药费就要花掉近万元。沉重的经济压力,让两个空巢老人难以支撑,哪有钱来修房子呢。
????马玉平清楚记得,她先后6次到汪祈华家进行动员,深入浅出讲解党的扶贫政策,耐心细心地做思想工作,汪祈华终于同意搬迁。从选址到建房,马玉平帮助他办理各种建房审批手续和国家相关补助,经常去实地查看,叮嘱他在建房期间注意安全管理工作。
????如今,一幢75平方米的新房坐落在核桃组的公路边,搬进新居的汪祈华、谭祈芬老两口整天笑得合不拢嘴,逢人便夸党的政策好。?
????“我也在建新房了,相关手续和证明全都是马妹在帮助办理,她年纪不大,却是我们贫困户的贴心人……”采访中,新街村核桃组的贫困户谭银财拉着记者的手说道。
????“扶贫路上,我走了整整6年,让贫困户真脱贫、不返贫是我工作上的不竭动力……”在马玉平工作日记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一行隽永秀丽的文字。(记者 隆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