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结合大力发展产业  技术培训实现劳动力转移
——冷水镇玉龙村的贺顺吉脱贫了

贺顺吉打理自家白菜地

???? 3年前,冷水镇玉龙村大水组的贺顺吉因为缺技术、子女上学,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屋漏偏逢连夜雨,老房子年久失修,靠着仅有的2000块存款修了新房,负债累累。

????“本来发展产业都有点失去信心了。”老贺说,在扶贫干部的鼓励和帮助下,他开始参加产业发展技术培训,尝试着种植黄连、烤烟,黄连1亩、2亩、10亩,烤烟5亩、45亩、50亩,“到去年,全家年收入10万多元,也就脱贫了。”

????租用闲置土地 大力发展产业

????“靠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还真搞不起名堂。”2014年成为贫困户以来,帮扶干部多次走进老贺的家中帮他想出路。要发展产业没有地,那就把别家闲置的土地租过来。500元/亩/年,就这样,老贺和村民们达成协议。2016年,老贺通过租用本村闲置土地种植了烤烟45亩,当年光靠卖烤烟就收入8万多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生活有了盼头,老贺也停不下来前进的脚步。2017年,他把烤烟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50亩,还创办了家庭农场,一年下来,收入超过了11万元。

????长短产业融合发展 实现稳定增收

????旱一个月,涝一个月,烤烟还是要靠天吃饭。老贺的老伴儿着急了:“万一天气不好,一年的收成毁了不说,还要付地租、人工费。”

????帮扶干部看出了老贺家的担忧,大家坐下来一商量,决定把黄连也种起来,这样一年短期收益有烤烟,五年长期收益有黄连,给老贺家的脱贫致富上了“双重保险”。

????种植烤烟的农闲时间,老贺背起背篓就钻进深山老林,种起了黄连。1亩、2亩,现在老贺家常年在地的黄连已经有10余亩了,按照亩产500斤,每斤70元的市场价格计算,老贺的黄连收入也十分可观。

????参加技术培训 劳动力转移就业

????“娃娃没工作怎么办?”2016年,贺顺吉的女儿贺春菊大学毕业后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待业在家,这可急坏了刚刚看到脱贫希望的他,“我们家可养不起‘闲人’啊,要是她有门手艺就好了!”。

????帮扶干部了解情况后,动员贺春菊参加县扶贫办组织的“雨露计划”培训。“她去学的化妆美容,现在是一名美容师哟。”提到女儿现在的工作,贺顺吉满脸骄傲,“现在在武汉一家美容院当美容师,工资一个月有6000多,不光自己的生活有保障了,他弟弟的生活费经常也是她在寄。”贺春菊掌握了一门技术,贺顺吉看到了全家的希望!

????“现在是靠发展产业脱贫了,明年我们还要跟着政府的规划发展乡村旅游!我们这里山美、水美、风光美,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如今的贺顺吉不再满脸愁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记者 游凤 文/图)

[打印]

[责任编辑: 石柱谢天]

  1. 【领航新征程】绿色金融的重庆路径
  2. 中央网信办十九大精神宣讲团走进重庆 三天将开5场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