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良贵:养蜂种连确保真脱贫不返贫

岳良贵夫妇将黄连装袋

??? “小小蜜蜂是个宝、不占耕地误工少;无需粮食成本低,传花授粉产量高;采蜜产浆贡献大,脱贫致富有保障。”言及创业脱贫的心路历程时,三益乡大堡村茶园沟组现年64岁的已脱贫户岳良贵脱口而出的一首小诗,揭开了选择发展中蜂产业为摘帽越线打基础的“谜底”。

????壮年务工施展抱负 一场重病戴上“穷帽”

????大堡村茶园沟组由于海拔较高,土地贫瘠、信息闭塞,产业发展一直落后,村民的经济收入一直低微。该组虽然有种植黄连的悠久历史,但由于多年前黄连价格持续“烂市”,连农的种植积极性低落,村民外出务工成为家庭经济创收的主要来源。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正当壮年的岳良贵便携带家人千里迢迢去到广东东莞,加入到浩浩荡荡的务工大军中,成为一名产品加工工人。9年后,举家辗转来到浙江桐乡,从事建筑工程承包工作。

????一家人历经3年的摸爬滚打,在建筑行业刚有起色,正欲大展创业宏图时,从事管理工作的岳良贵时时感到力不从心,没想到一场不期而遇的重病击碎了全家人的创业梦想。在杭州大医院住院治疗大半年时间,花光多年的积蓄后,岳良贵拖着疲惫的身心,不得不回到老家治病养身。2014年,岳良贵被评为建卡贫困户。

????量身定做扶贫套餐 种连养蜂双管齐下

??? 生病在家的岳良贵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精心治疗和调理,病情日渐好转。闲不住的他便扛起锄头重操旧业,上山种植黄连等待价格慢慢“回暖”。

????“要脱贫致富必须走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之路,黄连要五年才能有收获,你还要考虑发展见效快的产业门路才行哟……”

????岳良贵说,现在他仍清楚记得扶贫院坝会上,驻村扶贫工作队领导和大堡村村支“两委”负责人找他促膝谈心,研究产业发展时的情景。

????发展什么见效快的产业好呢?

????茶园沟组四周崇山峻岭,森林面积近5000亩,五倍子等蜜源资料比较丰富。何不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中蜂养殖产业呢?一群人绞尽脑汁计议一番后,不约而同的把目光 “聚焦”在中蜂养殖产业上。

????“你家的黄连产业发展已经起步,那么现在我们给你做一个产业发展规划:以后每年种植黄连两亩,两年内中蜂要发展到30群,通过长短相结合的路子,可确保你脱贫不返贫……”时任大堡村村委会主任的谭道福一锤定音,并自告奋勇向岳良贵保证,如发展中蜂养殖没有启动资金,由他来帮助解决。

????就这样,大家集思广益、献计献策,迅速为岳良贵量身定制出切实可行的扶贫“套餐”。

????“苦疙瘩”助力摘穷帽 甜蜂蜜引领致富路

???? 采访当天,记者来到岳良贵家时,他正拿着塑料口袋在房前小心翼翼包扎蜂桶,为中蜂“穿衣”越冬做准备。20多个蜂桶按照一定间隔环绕在房屋四周,给农家小院增添了一道别致的风景。

????“脱贫致富是自己主动要干的事,通过政府和村委领导的引导,自己既要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又要树立‘人穷志不穷’的脱贫信念……”谈到脱贫致富时,快人快语的岳良贵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据介绍,2015年岳良贵家的中蜂酿造蜂蜜70公斤,每公斤售价240元,收入近1.7万元;黄连采收半亩,生产干黄连180公斤,每公斤市场售价84元,收入1.5万元。加之护林员公益岗位收入,这一年岳良贵家就顺利越线摘帽。

????岳良贵边介绍边把记者带到他家的两层木楼上,屋内堆积如山的黄连“苦疙瘩”让记者不禁啧啧赞叹。“我今年干黄连收获了500公斤,照着行情,今年我家黄连收入7万元没多大问题……”岳良贵兴奋地说道。

????采访中,记者还得知,2017年由于雨水较多,花期时间短,岳良贵家蜂糖总产量只有65公斤,由于蜂蜜质量好,市场售价每公斤突破300元,仅此一项收入就达到1.9万元。

????“驻村工作队为我制定的扶贫计划,我每年是不折不扣去完成,现在黄连在地面积有10亩,每年有2亩进入收获期,从明年起每年黄连收入在10万元左右;中蜂产业明年要扩大养殖规模,计划突破40群,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岳良贵道出了新年发展新计划。

????黄连是个“苦疙瘩”,一亩亩种在深山就是“聚宝盆”;蜂蜜经过精心呵护,旷日持久就会酿造出甜蜜生活。守在昔日的穷山僻壤,岳良贵内生发展动力,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走出了一条脱贫摘帽的致富路。(记者?隆太良?文/图)

[打印]

[责任编辑: 石柱谢天]

  1. 中国经济新时代:2018,蓝图如何展开
  2.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