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鸡的卫阳不足,抗御外邪的能力差。从解剖特点看:①鸡的肺脏较小,连接的九个气囊充斥于体内各个部位及骨髓腔中。病原体易沿着呼吸道进入肺和气囊,从而进入体腔、肌肉和骨骼中;②鸡的生殖和排泄孔都开口于泄殖腔,生殖器官很容易受到感染;③其没有膈膜,胸腹腔感染很容易扩散;④鸡没有淋巴结,缺少一道阻止病原体的关卡。在同样条件下,鸡比鸭、鹅等水禽抗病能力差。鸡的传染病由呼吸道传播的多,传播快,发病重,病死率高。
产蛋鸡以精血为用,蛋为精血所化。越是高产鸡精血消耗越多,因此鸡产蛋期阴常不足。
产蛋期的鸡常见多发病,如泄泻、脱肛、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瘫痪等多与脾、肝、肾虚有关。脾主运化,主升清。若脾不健运,消化、吸收、输布饮食水谷精微的功能失职,就会引起鸡食欲不振、消瘦、泄泻、以致气血生化不足等病症的产生;若脾气不升,甚或下陷,则可引起鸡久泄、脱肛等病症。鸡在产蛋期以精血为用。而肝藏血,肾藏精,若肝血不足,肾精亏损,蛋的生化之源不足,则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若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或肝血不足,血不养筋,或两者兼而有之,则鸡瘫痪不起。因此,为了提高产蛋性能、延长产蛋期,应以健脾胃、补气血、滋阴补肾为主要治疗原则。防治疾病时,也要照顾到其阴常不足的特点。
鸡病的死因
大多数鸡病发展至后期时都会以动物的死亡而结束,致病性微生物在繁殖代谢过程中,会不断释放出毒素,这些毒素有的会引发红细胞溶血,有些引发血液理化性质改变,有些引发神经功能失调,有些引发相关酶活性受到抑制,从而整个机体的代谢功能失衡,无法满足生理需求而出现死亡,死因绝大多数都是组织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代谢停止而造成。
鸡的每种病的发病过程,都是机体与病邪斗争的过程,鸡的“阴阳卫气营血”状况是内因,各种外邪与诱因是外因。如果鸡的“阴阳卫气营血”和谐充赢,既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果。如果鸡的“阴阳卫气营血”羸弱,则外邪占据上峰,鸡最易得病,鸡不能抵抗病邪,则发病严重且死伤较大。
鸡病特点
致病因素以湿邪居多且湿多兼热
全封闭或半封闭鸡舍,鸡舍湿度大,温度高,尤其育雏期间,鸡为阳中之阴,喜燥而恶湿。久处湿地,易感外湿;伤于外湿,湿邪困脾,脾失健运,则湿从内生;而脾阳不振,水湿不化,则更易招致外湿侵袭。鸡的新城疫、球虫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等常见多发病,多表现湿热之症,或以热为主而兼湿,或以湿为主而兼热。以清热解毒、燥湿为主要防治原则,均有明显疗效。
易生痰饮
鸡的常见病大多有泄泻、咳嗽、喘鸣等症状,无不与痰饮有关。
痰饮是由于肺、脾、肾等脏腑的气化功能受阻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影响了津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以致水湿停聚而成。因肺有输布津液、通调水道的作用,若肺失宣降,水液不能通调输布,便可停聚而成痰饮-------责之于肺气失宣;脾主运化水液,若脾脏受病,或脾气本虚,运化无力,亦可使水湿不行,停聚而为痰饮-----责之于脾阳不振;肾主蒸化水液,肾阳不足,则蒸化无力,水不得化气,即停蓄而为痰饮----责之于肾阳不足;三焦是水和气通行的道路,如三焦失于通调,则水停气聚,气水互结,亦可发为痰饮——责之于三焦气化不利。总之,还是因其“阳常不足”而致。阳常不足应以补气助阳、健脾活血为主要原则,补气以心、脾、肺为主。防治疾病时要照顾到阳常不足的生理特点。
疾病传变迅速
由于鸡卫阳不足,抗御外邪的能力差,易受外邪所侵而发病。如果邪气偏盛,卫阳不足,病邪就容易向里发展,由表证转化为里证,或出现其他变证。从临床病例看,鸡的很多疾病卫分、气分症状持续时间较短,很快传入营血,多为气营两燔或以营血分证为主。如鸡新城疫、禽霍乱、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病理剖检时可见各器官严重出血,此为“血热妄行”之故。
某户饲养20000羽海兰褐商品蛋鸡,200天左右,主诉近一个多月天天死鸡,平均每天20-30只不等,当地兽医诊治为鸡痘感染,免疫鸡痘疫苗2倍量后死亡率仍未控制住。
观察大群,不少鸡精神萎靡,缩脖闭眼,排浅绿色稀便,产蛋率下降一箱多(360枚),有眼的鸡,眼内挤出豆渣样干酪物。
解剖:死鸡喉头被白色干酷样物堵塞,肺脏淤血,卵巢上卵泡变形坏死呈菜花样,卵黄性腹膜炎、胰腺出血。
诊断:温和性流感和鸡痘混合感染并且继发大肠杆菌
治疗:抗毒威20袋/天+安舒定20袋/天+本草菌威25袋/天,连用4天,先控制感冒。四天后回访, 大群死亡率减缓,产蛋率在用药第3天恢复半箱,大群仍有精神不好的鸡,抗毒威和安舒定继续连用2天, 2天后鸡群精神恢复正常。然后,鸡痘6倍量刺种,刺种后7天后,大群死亡率得到控制,产蛋率恢复正常。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